形态描述
雌性:体大型,栗褐色到黑色。头部暗褐色,有粗刻纹与稀疏的刻点及细毛。头顶宽大于高,上缘波状。复眼大,褐色,有斑点。单眼位于复眼中心联线稍上方,彼此间距离稍大于距复眼的距离。额唇基长,其长2/3伸出头顶下缘,每侧有l纵脊,顶端尖而有毛。前胸背板暗褐色,被稀疏的细毛,混有灰色毛。前胸斜面近垂直,中脊明显,纵贯全长;胝大,有光泽。背盘部升高,中背突柱状,从其顶端向两侧伸出细长的侧枝,端部向后下弯曲;有三条脊。中背突顶端与侧枝着生处基本等高,上面无明显的突顶露出。中背突高约3.6mm,最狭处宽约0.95 mm,最狭处明显缢缩。从中背突顶端向后伸出细长的后枝,三棱状,中脊明显,端部向下弯曲,基部远离小盾片,顶端离开或触及前翅后缘,远伸出前翅臀角。小臀片完全露出,长大于宽,基部隆起,端部抑平,顶端有小缺切。肩角发达。前翅长,基部革质,栗褐色或黑色,有刻点,其余浅黄 褐色,透明,有皱纹;翅脉红褐色,5端室,2盘室。后翅透明,4端室。足栗褐色。腹部黑色,背板有红褐色后缘。产卵器同羚羊矛角蝉。
雄性:体略小于雌虫。外生殖器同羚羊矛角蝉。
量度:♀平均体长10.0;肩角间宽3.0;侧枝间宽7.9;中背突高3.6;中背突最
狭处宽0.95 mm。
雄性:体略小于雌虫。外生殖器同羚羊矛角蝉。
量度:♀平均体长10.0;肩角间宽3.0;侧枝间宽7.9;中背突高3.6;中背突最
狭处宽0.95 mm。
国内分布